規劃停車位、整治空中飛線、清理占道經營……武強大地涌動著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的熱潮。今年以來,該縣把創建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民心工程、發展工程來抓,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政治責任感,以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全縣上下凝神聚力抓創建,推動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工作。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政委、政府縣長任指揮長,66個科局和7個鄉鎮區一把手為成員的創城指揮部,指揮部下設12個專項工作組,每個專項工作組由一名縣級干部任組長,加強對創城工作的領導。同時,印發了《武強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城2022年工作方案》《常態化開展“共創文明城志愿我先行”主題活動的實施方案》等創城文件,把今年重點實施的生活小區、集貿市場、市容環境等十整治行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信用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八提升行動和“負面清單”風險管控行動進行分解細化,明確目標任務,凝聚力量統籌推進。
完善責任機制,壓實各方責任。制定了該縣創城指揮部每周工作例會、督導調度、現場調研等制度,由創城指揮部政委、指揮長主持召開,定期聽取各專項工作組組長負責工作的進展情況匯報,針對存在問題研究推進措施。制定了鄉鎮區、部門工作推進會制度,各鄉鎮區及縣直各責任部門主要領導親自抓,每天開展實地點位踏查,每周至少召開一次推進會議,對重點任務逐一拉出清單,做到任務到崗、責任到人,排出時間表,掛圖作戰,完工銷號。該縣不斷完善監督機制,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創建文明縣城重點難點問題,不定期開展視察調研活動,查找問題,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解決。在該縣融媒體中心開設“創城曝光臺”“創城紅黑榜”“整改進行時”專欄專題,跟蹤曝光整改。該縣還招聘了100名有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創城監督員,對創城工作全程監督。此外,該縣對單位一把手進行跟蹤考核,建立創城實績檔案,把完成創城工作的每項任務,及時評價入檔,作為評優評先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
廣泛宣傳動員,濃厚創城氛圍。他們依托縣融媒體中心先后開辦了“創建文明縣城,共建美麗武強”“文明創城我先行”等專題專欄,并利用文明武強、網信武強等平臺先后播發創城經驗和相關活動信息120多期,從不同角度宣傳創城的重要意義,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加創城活動。為濃厚創城氛圍,該縣在縣城音樂公園、童趣園、吉祥公園等主要公園全部設置了以創建文明縣城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欄,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等內容。組織文藝愛好者創作歌曲、舞蹈、詩歌、小說、散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200多件,在縣內外媒體刊物發表,并在吉祥文化公園設立了百姓大舞臺,演出創城節目20多次,為創城工作營造了濃厚的氛圍。為選樹道德典型,弘揚正能量,該縣先后推出鄭瑞珍、時振松、郭萬里等省市縣級道德模范、時代新人、衡水好人等80多人。該縣縣委黨校、畫鄉志愿者協會、同舟救援隊被推選為河北省先進志愿服務組織,光明社區被推選為河北省志愿服務示范社區。
落實網格管理,細化分解任務。對日常創城工作,該縣全面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全縣1321個實測點,全部落實到崗到人,55個縣直單位分包46個生活重點小區,45個縣直單位分包76條背街小巷,31個縣直單位分包12條主次街道,64個縣直單位分包城區8個十字路口。組織城建、公安、交警等部門重點對臟亂差,車輛亂停亂放,占道經營,亂貼廣告等不良行為進行檢查并及時清理整改。針對“空中飛線”混亂這一薄弱環節,該縣成立了由電力、移動、聯通等單位組成的清理“空中飛線”專職隊伍,對亂拉亂接,低掛垂落,縱橫交錯,影響縣城容貌且存在安全隱患的“空中飛線”,進行清理。自去年以來,共出動1000余人次,整治400余處,梳理、捆綁各類線纜5400多米。該縣還組織近千名志愿者不定期對縣城公園和縣城主要街道、背街小巷義務進行打掃清理,在學生放學和入學時,交通志愿者積極協助交警進行交通疏導,確保交通安全。對群眾提出的70多條合理化建議全部采納,并對相關工作進行整改,有效推動了創城工作的開展。
堅持為民導向,聚焦百姓急難愁盼。在創城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解決群眾看病難的問題,該縣縣醫院投資1000余萬元購進了全球最先進的飛利浦7M20血管造影系統設備,在省醫大一院專家的幫助指導下,已為30多人完成冠狀動脈造影術,實現了該縣醫院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從無到有的新突破;為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醫療技術的優質資源,該縣下大力度改善醫療基礎設施,投資1000余萬元新建的傳染病房即將竣工投入使用;針對農副產品交易市場面積小、環境差這一問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領有關部門多次調研,廣泛征求人民群眾意見,謀劃建設占地50畝的綜合農貿市場,現有關手續正在落實辦理,即將動工建設;為徹底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該縣啟動了新汽車站的建設。同時,該縣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改造提升雨水管網11千米,新增公共停車位800個,新建口袋公園1處,改造口袋公園6處。